時間過得很快,又來到一年中酷熱的夏季。今年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再度與臺北醫學大學山地社會醫療服務團攜手,前往南投進行義診服務。本次我們走入都達部落與廬山部落,去年在保生國際生醫的支持下,我們於義診過程中發現部分可能已屬於慢性腎臟病中後期的居民,並協助轉介至醫院追蹤。今年,他們再次與我們同行,共同守護部落居民的腎臟健康。有了前次的經驗,我們也特地準備了適合慢性腎臟病人的營養品,期望能為村民提供更多飲食替代方案。
抵達部落後,我們迅速投入義診與衛教服務。透過與居民交流,我們更深入了解大家的需求,並針對不同問題給予相應的衛教建議。我們希望這些知識不僅停留於當下,而能真正落實於日常生活,幫助疾病控制。
在廬山文健站舉辦衛教活動時,一開始因設備故障無法使用麥克風,但腎基會的苡璉衛教師臨機應變,帶領大家圍成一圈上課。課程形式雖然簡單,卻意外營造出溫馨氛圍,與當地文化氣息十分契合。最後的有獎徵答讓我們欣慰,多數村民都能正確回答問題,少數題目雖需提示,但仍展現出課程內容已被順利理解,也鼓勵居民將所學分享給家人,共同守護腎臟健康。
義診期間,我們也觀察到一些居民對疾病與藥物治療仍存有誤解。例如,有人認為高血壓藥物無效便自行停藥,也有人明知肝功能指數異常,卻仍斷斷續續服藥。這些情況凸顯了居民對治療觀念的不足,往往依自身感受判斷,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因此,每一次衛教尾聲,我們都再三強調規律回診與遵從醫囑的重要性,提醒大家切勿隨意停藥,唯有持續治療,才能真正守護健康。
短短兩天的服務,讓我們看見的不只是疾病問題,也觸及生活的現實面。部落居民多半以務農為生,種植高麗菜、四季豆、大番茄,但大部分農產品外銷下山,自己反而很少食用,甚至在部落購買蔬菜的價格比平地還高。年輕人回到部落後,常因社交文化而被迫飲酒,或缺乏健康的共同話題。長者在寒冷的高山依賴檳榔取暖、清晨以酒助興,生活習慣交織著環境、文化與現實的限制,難以單純用醫療觀點去否定。這些經驗提醒我們,唯有將健康教育與生活需求真正結合,才能帶來持續的改變。
為期兩天的義診轉瞬即逝,卻帶給我們深刻啟發。我們更加體會到仍有許多值得持續努力與改進的地方,也更堅定了守護健康的初心。未來,我們將持續思考如何將服務融入居民日常,讓義診不只是一次活動,而能成為長遠的支持力量。
誠摯感謝北醫山服的邀請、保生國際生醫的熱情相挺,以及所有在背後默默付出的人們。因為有大家的參與與支持,這次的義診才能圓滿落幕。我們也期待下一次再度走進部落,帶給居民更多實際所需的協助與關懷。